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計畫之前─生產線

生產線



1. 《生產線上》
傢俱、生活用品大賣場上令人心儀的商品,來自低價工廠生產線,眩目的廣告引人在腦海中構築”夢想家”,依自己喜好選擇物件,也依著樣品擺設組合選擇物件……。小小的美麗小小的滿足,然而一年後不敷使用的用品又將被汰換。
此件作品欲表達廉價且汰換容易的產品在生產與販賣之間的對話。在機械化與電腦化的生產製造環境下,簡化與功能性的設計是當今市場的主流;現代人注重功能性:節省空間、節省時間、節省花費、一點設計感、一點流行味、一點賞心悅目的調和搭配。許多國外進駐的大賣場體系也藉著廣告與時尚品味的宣傳向消費者推廣「個人設計生活」。然而,造型簡約、紋飾統一的傢俱,真的能拼裝成我們夢想的生活環境嗎?我們正在流行大頭的品味與價值觀之下被統化、標準化、條碼化……,無法思考、難以抗拒,逐漸地,每個人的房間都有如賣場為您規劃的佈置秘訣下的複製品。也許速食化、換季淘汰也是時下對物品的好惡哲學,所以製造商如何在最少成本與最多獲利的條件下生產消費者所喜愛的商品是他們的主中心主旨。早期純手工藝製造的樸質美感逐漸成為珍貴的傳奇,在我們驚嘆著復古風格的精緻與迷人之時,我們消費著更容易得到的標準化生產商品;並不只因消費族群或者收入高低取決消費商品,而是對這類商品的消費成為一種流行。
二十年後我們無法留住現在在賣場選購的密集板型錄傢俱,幸運一點或許我們能保有二十多年前母親嫁妝中的樟木矮櫃。
此次展呈作品以大量印出的方式表現複製量產的狀態,呈現作者對大賣場模式在美感形式上的勉強認同感。
《生產線上》這件作品運用不斷複印的方式比喻工廠生產線製造商品的模式,粗糙的承印材質與簡單刻工的器具剪影欲表達非精製的原料與成品;運用每次複印所產生的差異性與不完整性說明即便是工廠製造也不能生產完美一致的產品;最後將編有升產品號與序號的圖像進行品檢篩選印上「作廢」圖章以示對此生產線的控制與負責。
運用螺旋延伸的放置方式引導觀者進入迴旋重複的視覺閱讀模式,一旁的型錄對應長型紙張的放置帶給觀者目睹一系列產品生產線的運作與所謂何事。
凸版帶有”圖章”的功能表現,而將家具圖像簡化為圖章上的形象以表達方便簡化印製傳播,而單色表現在強調形式上的描述。
2. 《行銷配置》
《行銷配置》這件作品,則以壁紙的方式呈現,試圖在序號錯置的”產品”中,藉由局部的差異與符號敘述呈現;近金色的色彩刻意強調壁紙的裝飾性,非完全相同的顏色變化在刻意提出「即便是機械複製生產產品亦具有品檢上的待檢討性」。而刻意在牆角位置呈現牆面,使觀者置身較完整圖像圍繞之空間,意圖製造觀者置身圖像(家具)圍繞的視覺。而其上具說明性質的”圖章”(文字圖章、序號圖章)除在表現某種消費機制之外,也想藉某種挑選模式表現繪畫方面視覺上的效果。
3.《524次的瑕疵生產線》
淺黃接近乳白的顏色類似未上色的初期產品的原料色澤,也與承載的紙張融合成整體;長型紙張的放置,運用兩邊螺旋重疊的形式,引導觀者進入迴旋重複的視覺閱讀模式,呼應大眾消費產品的需求,帶給觀者目睹一系列產品生產線的運作與所謂何事。
4.《No.0000001》
5. 《No.0000002》
6.《No.0000003》
7. 《No.0000002》與《No.0000007》
延續「配置行銷」系列,將壁紙形式的呈現微縮於小尺寸中,藉由半透明的疊層與各傢俱圖像間的接架來營造小空間的店面行銷。疊印與疊影營造工業革命後量產化商品的同異差別。
一次到十幾次的差別,在色調上出現變化,半透明的紙張層次加大了影像物理實質上的距離感,也呈現了複製多數後印象模糊化的效果。
8. 《椅子 卷一》
這件作品是紙形版以蓋圖章方式印製在長型紙張上,以8款圖形不按順序連續分組印製成一件成品。圖形內容是各種椅子的剪影造形,椅子的選取是創作者生活經驗中常見之造形,同色一組中之排列順序是依據圖形配置而來;整捲作品顏色由深至淺,象徵椅子原料木材的顏色,而黑色是表達剪影本身。
連續椅子圖形紙捲經過虛線裁切,形成可以依序撕下成單獨一張的狀態,類似型錄般,成為樣本海報。呈現時將紙捲懸掛使可以滾動拉長,並在下方堆積成長形紙捲的連續堆疊造型,整件作品想表達的是同形不同色的製造狀態,以及連續印製本身的堆積效果。
作品延續以往「生產線」概念,視覺上呈現一長列狀態的延續表現,以往如紙本型錄上大小的圖像,這次被放大表現,改變了以往小而多細碎的視覺印象,成為更簡潔強烈的造形色塊表現。
學理基礎上,引用普普藝術中,Andy Warhol對圖像重複印製的消費原則詮釋,對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所熟知的影像作不斷的複印呈現,由原先宣傳功能轉換為具藝術與會的表現,成為消費系統中被放大看待的一環。
杯子(系列五)
「The Thing of Tommon.Catholic.Component…」來自流行飲料店的杯體,原本裝填著滿足人們想望的飲料,訴求著滿足與喜悅;如今將之提取,以簡單便利杯的意象來裝載其他內容,並透過翻模的「再製」過程讓杯子不只是真正工廠製造的杯子,而是創作者工廠製造的杯子。外層的手感與內層不均勻的厚薄,在視覺上增加了杯子的變化,也暗示同中皆異事實。
內容填裝物,計畫以各個由創作者主觀對消費環境認知,而意識並選用的字詞附加之,但在準確選取文字及意義之前,什麼也不放的空杯,或許對杯蓋上主旨「SO集-『The Thing of Tommon.Catholic.Component…』-COPY……」各能引起想像。不同的番模形式有不同的效果,但操作與執行的過程卻是”複製”手段,為在所賦予的意義與物理事實絕對是有機變化。
操作絮語(系列六) 《不好玩數學題》(身體操作與意識)
作品以「Let’s Do Some Math Exercises」為開頭,對觀者做出不太可能實踐的連續加法數學題邀約。數字以連續跳號號碼機印製而成,當中因創作者施力、印製速度、印製間距及身體之印製姿勢而有不同的深淺排列,有模糊不清也有疏密,創作者對其中每個數字做篩選,將無法辨識之述子剔除,史的原本簡單可以公示算出支連續加法數學題成為麻煩且須按部就班檢視知不好玩數學題;在數字串的最後是直式加法的加號與等於,成為難以實踐的數學題。
此件作品旨在表達對於連續印製的操作及呈現結果之變化,紙捲的不間斷連續可以讓這個「數學題」呈現數字堆積成排、滔滔不絕的感覺,少有人會去認真面對這題數學題;使得數學練習成為不實用且真的不太好玩的狀態,題目失去功能且閱讀方式改變。作品影射大多數人對數學題目的有限耐性,及對無目標練習的不知所謂狀態提出疑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